158份中欧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分析

作者:张笛; 袁明; 韩冬伟; 王淑荣; 王振; 孙浩月; 朱治佳; 王连霞; 韩业辉; 王伟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3, 1-9.

摘要

通过对158份中、欧大豆的开花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洲大豆的开花期和生育期均晚于中国,欧洲大豆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2.3%-45.4%之间,其中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3%,底荚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5.4%;中国大豆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8%-66.5%之间,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3.8%;欧洲大豆的平均株高、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无效荚数、单株粒数均大于中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中、欧大豆的12个性状共分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61%。通过聚类分析将158份大豆资源分为4类,第1类特点为株高、荚数适中,主茎节数、粒数较多,产量适中;第2类特点为株高、底荚最高,多节、多分枝、多荚、多粒,产量高,但生育期较长;第3类要表现为熟期适宜,多荚多粒,百粒重和产量适中;第4类生育期短,但株高较矮,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较小,产量低。

  • 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