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学借助翻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作为这个时期卓越的新式杂志之一,《新青年》从创刊到停刊短短十余年的翻译作品经历了急促而又隐秘的价值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它翻译作品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它所倡导的翻译小说微观层面对"民"和"人"的社会价值的思考上。本文以《新青年》发表的翻译作品为考察对象,从质和量的层面说明《新青年》的小说翻译存在隐秘的价值转型,即从初期激进的"新民"逐渐发展到中后期的"新人"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