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35年8月,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初到学校,季羡林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当时,哥廷根大学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他们私下告诉季羡林一个取巧的方法:倘若想在两到三年时间内取得学位,最好的办法是研究老子、庄子,因为中国人最熟悉这些古代圣贤,论文也最容易通过。犹豫再三,季羡林最终拒绝了这个"捷径",他说:"我绝不取巧!"为了取得名副其实的学位,季羡林选择了难度最大的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