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化年间,明朝在西域的"基点"哈密遭吐鲁番侵扰,触发"哈密危机"。明政府向吐鲁番遣使责备并以关闭嘉峪关相逼,迫使后者暂时妥协。弘治年间,吐鲁番再侵哈密,明政府复以闭关施压,结果反令吐鲁番铤而走险进犯甘肃。杨廷和主政后,对吐鲁番采取强硬政策,继续关闭嘉峪关,断绝与吐鲁番的朝贡贸易,导致西北边疆局势动荡不定。"大礼议"后,王琼主政西北,开关通贡,放弃收复哈密。明政府对吐鲁番在开关与闭关问题上的反复不仅受西北边情变化影响,而且与内部朝政波动有关。最终,明政府承认吐鲁番吞并哈密,确立了西域地区的新秩序,开启了明代西北边疆的新局面。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