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戊戌变法是以光绪皇帝为旗帜的"帝党"与奉康有为作领袖的"康党"(即维新派)联合发起的。在清朝政治权力结构中,来自庙堂的"帝党"是顶端,来自草根的"康党"是末端,本属相隔遥远的两端却因外力的刺激而实现骤然结合,这一结合有利于双方的取长补短和运动"近代性"的凸显,但也造成两个小圈子跨界太远。由此导致内廷外朝的联系没有制度保障和各级通道,使得联结的两头趋新,广阔的中间地带仍为旧,上下、君臣、朝野之间横亘难以逾越的阻隔。终于,两"党"的联手在"后党"的追杀下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