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患者的下切牙角度及其牙槽骨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进行传动直丝弓矫治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2例, 12例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CBCT大视野数据。分析受试患者治疗前后下中切牙牙轴和颏轴, 通过CBCT测量下中切牙周围的牙槽骨厚度(分别在距釉牙骨质界4、6、8 mm处测量)、牙槽骨面积及垂直骨水平等,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下中切牙牙轴与颏轴一致性较好;治疗前下中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均较薄, 唇侧各水平厚度平均值为1.51 mm, 舌侧平均为0.71 mm, 唇侧垂直骨水平平均为1.94 mm, 舌侧为1.60 mm;治疗后唇侧、舌侧各水平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均有所降低, 但均保持有一定量的牙槽骨;此外, CBCT显示治疗后牙根长度仅有少量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传动直丝弓矫治骨性Ⅲ类患者, 其治疗后的下中切牙始终在基骨内, 周围牙槽骨形态保持较好, 同时无明显不健康的牙根吸收, 提示可能与正畸过程中轻力产生的牙齿移动及牙槽骨良性改建有直接关系, 也提示广大正畸医师健康矫治及持续轻力的重要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