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婴儿血管瘤治疗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25例婴儿血管瘤患儿,按照初诊局部彩超瘤体深度分4组。瘤体深度<1.2 mm为A组,根据家属意愿分为外用卡替洛尔滴眼液A1组,非外用药治疗A2组;瘤体深度1.2~3 mm为B组;瘤体深度3~6 mm为C组;深度>6 mm为D组。A2、B、C、D组均采用激光治疗,在激光治疗瘤体仍增长过快时采用聚桂醇注射或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至瘤体消退或停止生长为治疗终点,并随访至2岁。比较4组激光治疗次数。结果 4组患儿瘤体最终均达到治愈标准。其中A1组有7例患儿改用激光治疗;A2组、B组激光治疗均能痊愈;C组5例改用聚桂醇注射治疗,1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D组16例改用聚桂醇注射治疗,2例改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A2、B、C、D组激光治疗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2组血流信号不同,激光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瘤体部位不同,激光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未经治疗的婴儿血管瘤患儿初诊时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超的深度及CDFI血供情况、瘤体部位及年龄,可初步评估可行治疗方案,预估平均激光治疗次数。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