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BNP术后早期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OPCABG后ICU内监护的患者288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血浆BNP水平,计算术后第一天(△24 h)及第二天(△48 h)的血浆BNP动态变化率,分析BNP动态变化率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于OPCABG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288例患者,其中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不全组)27例,未发生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 261例。对照组△24 h BNP [5. 61(-87. 50,141. 40) ng/L]低于心功能不全组[180. 56(67. 00,389. 00) ng/L](P<0. 05)。△48 h BN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4 h BNP%及△48 h BNP%[8. 48(5. 74,9. 95)%、10. 64(5. 23,10. 17)%]均低于心功能不全组[50. 63(24. 50,81. 26)%、28. 73(11. 98,40. 18)%](P均<0. 05)。△24 h BNP%预测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成功AUCROC为0. 812 (95%CI:0. 716~0. 908)(P <0. 001),最佳诊断值为18. 05%,敏感性为76. 6%,特异性为80. 0%。结论:术后早期△24 h BNP%与OPCABG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24 h BNP%越低,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小,对评估和预测OPCABG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