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评估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病程长短对于传播感染的风险、预防疾病传播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研究对2020年1月21日至2月22日住院的331名国内COVID-19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31例患者中,轻型、普通型患者282例(85.2%),其中轻型6例(1.8%)、普通型276例(83.1%);重型及危重型共49例(14.8%),其中重型33例(10%)、危重型16例(4.8%),危重型患者中死亡5例(1.5%)。危重型16例(4.8%),危重型患者中死亡5例(1.5%)。研究主要对所有282例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结局等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截至至3月24日,282例患者均已出院,结果提示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有发热、咳散、胸闷、咳痰、乏力、头晕等任一不适症状的平均时间为(9.82±5.75) d (1~37d),从有不适症状出现到咽拭子、血液、大小便标本核酸均转阴的平均时间为(16.81±8.54) d (349 d)。234例(83%)患者在症状消失后(9.09±7.82) d (144 d),所有标本核酸才转阴。咽拭子核酸两次均转阴的患者中,有113例(40.1%)在第二次测得阴性核酸结果时出院,169例(59.9%)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病灶较入院加重,在医院多住了(7.33±3.39)d (3~26d)才出院。282例轻型、普通型患者住院疗程为(16.24±7.57) d (247d),从出现症状时间至疮愈出院的时间间隔为(21.37±7.85) d (3~52 d)。本研究结果提示即使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很多没有症状,疾病的病程(从无症状到病毒转阴)仍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咽拭子转阴后,粪便或其他部位标本仍可能阳性,所以咽拭子检测病毒在COVID-19晚期并不可靠。如果未获得痰标本,病毒检测阳性的时间会长于肺炎。高危人群中有肺纤维化倾向者需要后续随访跟踪检查。对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应关注轻、中度COVID-19患者的具体需求。
-
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