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老年群体的"数字障碍"等因素,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动因,并使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主体差异性和破坏性等显著特征。实施"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推动乐龄科技的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老年互助、个人主动参与的数字鸿沟治理格局,发挥家庭成员的代际信息反哺作用,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等举措,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国家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