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杨丽丽; 杨艳娜; 郗璐; 李洪军*; 关宝生
来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 43(04): 58-19.
DOI:10.13799/j.cnki.mdjyxyxb.2022.04.008

摘要

目的 对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监测数据和流性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为科学防控流感疫情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26家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以及哨点医院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结果 历年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在1%左右,但2019年的ILI%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均较为突出(与其他年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经相关性检验,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有密切关系。ILI数据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5~60岁组与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25~60岁组(34.62%),0~5岁组(22.07%),5~15岁组(18.56%),15~25岁(13.35%),>60岁组(11.41%)。每年ILI%的高峰段一般集中在49周至次年第8周,2018~2019流行季有明显的两个高峰,是49周~次年5周和9周~17周。6年中流感病毒株交叉流行,以H3N2、BV、H1N1亚型为主,混合少量BY亚型。2020年除了年初外,流感毒株几乎无检出,但2021年16周后BV流感病毒逐渐增多。结论 25~60岁组和0~5岁组是通州区ILI的主要构成人群。流感病毒变异较快,各监测季流感病毒株变化差异较大,应严密监测流感病毒株的变化情况。为保证通州区流感监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应扩大病原学监测范围。2019~2020年通州区流感有一个较高的流行水平,新冠疫情对2020年和2021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影响较大,但2021年末较高的ILI%水平和流感BV病毒株检出情况,提示流感病毒活动增强,需加强对新冠和流感病毒的双防双控工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