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预先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μg/kg,之后以0.5μg/(kg·h)恒速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 (T2)、手术开始后10 min (T3)、手术开始后30 min (T4)、停药后10 min (T5)、拔管前(T6)、拔管后(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深度(AI);从停止给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8)、呼之睁眼的时间(T9)、拔管的时间(T10)、定向力恢复的时间(T11);检测并记录患者手术前1 d、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PR)水平;应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测试并记录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的MMSE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T0时MAP、HR、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MAP在T1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在T1、T2、T6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MAP在T1、T2、T3、T5、T6、T7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T1、T2、T4、T5、T6、T7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AI在T5、T6、T7时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8、T9、T10、T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1 d血浆中TNF-α、IL-6、CP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术后1、3、7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MES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3 d MME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复苏质量,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