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014年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南开大学范孙楼章阁厅,博士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试。当叫到报考乔以钢先生的考生时,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同学走到我们对面,微微颔首后慢慢坐下,自我介绍到,他叫程旸,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硕士阶段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度过,学的都是法律。他的话一下子引发了我的兴致,一则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二则是他完全跨专业。我琢磨,报考乔老师的学生那么多,他需要经历怎样艰难的博弈,才能脱颖而出;本硕都是名校,又是炙手可热的法律专业,为什么偏偏转向相对冷清的文学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