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流,而是"题材"意义上的主流。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主流文学在思想倾向和审美取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思想倾向上,是民粹主义的民众崇拜;在审美取向上是暴力美学崇拜。另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这一转向,使中国主流文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对乡村中国"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发现;二是乡村叙事整体性的破碎。这两次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但对农村题材意识形态性的否定却是未做宣告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