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图绘意识形态》一书中,齐泽克探讨了意识形态的现实性与幽灵性。"幽灵性"指意识形态具有无处不在、亦真亦幻、永恒存在的三大特性;"现实性"指意识形态就是现实,是"幻想"所结构的社会现实,将意识形态与现实严格区分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齐泽克认为,必须对意识形态与现实进行适当区分。正由于此,齐泽克诉诸意识形态的幽灵这一概念,将其指认为未被象征化、结构化的现实。意识形态的幽灵显现于未被意识形态所占领的那个空场,一个不能被任何实证规定的现实所占据的空场;如此,幽灵就成了可以定位、指责意识形态的一个点,成为意识形态批判的最终依赖,从而构成意识形态的内核。马克思与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差异在于:在齐泽克看到意识形态幽灵显现的地方,马克思看到的是作为无意识的意识形态幽灵的"唯物主义"基础。缺少了这个"唯物主义"基础,意识形态理论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我们在解析意识形态幽灵这一概念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