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胆管癌患者41例为胆管癌组,于同一时期选取41例肝占位病变患者为肝占位病变组和健康体检志愿者41名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3组均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管癌组的直径为(1.54±0.79)cm与肝占位病变组的(2.86±1.58)c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5,P<0.05);胆管癌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35±0.12)mm2/100 s,分别与肝占位病变组的(2.15±0.42)mm2/100 s、对照组的(1.55±0.34)mm2/100 s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恶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诊断中,不仅能提供定量诊断信息,而且序列速度快,同时还具有图像特点清晰,ADC值准确等优势,是临床上肝胆内脏检查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