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郑振铎进入蛰居状态,此时写作的日记、序跋等,是郑振铎在蛰居状态下对沦陷时期上海的一种私人化观察和个性化书写,虽然数量不多且碎片化,但仍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补充历史的宏大记忆。其蛰居时期的唯一诗作所展现出的隐喻化言说方式,为蛰居中的知识分子写作提供了精神样板。抗战胜利后撰写的《蛰居散记》,在表达劫后余生者的追思与悲痛之时,也借助报纸连载的方式将个体记忆转变为集体记忆,从而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 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