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葛浩文译介莫言作品的成功,尝试说明在跨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任何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讨论都需围绕着原作形而上质的捕捉与再现而展开。文学作品翻译应以再现作品的形而上质为目标与归宿,以形而上质的再现作为判定译文忠实与否的主要标准与原则。翻译不能一味地抠字眼,过分强调所谓的忠实与准确,应该跳出狭隘语言观的框囿,透过原作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结构,以感悟所得的形而上质作为基本翻译单位,以展示原作者气质,原作的内在精髓、氛围和原汁原味而取胜。
- 单位
文章以葛浩文译介莫言作品的成功,尝试说明在跨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任何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讨论都需围绕着原作形而上质的捕捉与再现而展开。文学作品翻译应以再现作品的形而上质为目标与归宿,以形而上质的再现作为判定译文忠实与否的主要标准与原则。翻译不能一味地抠字眼,过分强调所谓的忠实与准确,应该跳出狭隘语言观的框囿,透过原作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结构,以感悟所得的形而上质作为基本翻译单位,以展示原作者气质,原作的内在精髓、氛围和原汁原味而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