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肠痈代表方,全方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配伍而成,具有健脾温阳、清热祛湿解毒之效,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用方剂。UC是一种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病机尚未十分明确,多与遗传、外界及肠道环境、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UC具有多靶点、多方位的优势。薏苡附子败酱及其中单味药的提取物均有防治UC的作用,目前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UC的作用研究机制主要集中于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抗结直肠癌作用、缓解氧化应激、修复肠上皮细胞屏障、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细胞凋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等。临床上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联合西药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UC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能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其相关研究为UC的临床防治及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作用机制的后续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同时也对中医药治疗UC的研究有重大意义。该文就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的防治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