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使羊绒纤维具有抗菌等保健功能,对羊绒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及动物源蛋白功能整理,2种动物源蛋白分子(丝胶蛋白和胶原蛋白),通过氮丙啶交联剂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PTAP)架桥获得了改性羊绒。等离子体处理分别采用氮气(N2)和氨气(NH3)气氛来诱导在纤维表面产生氨基,处理后纤维经酸性染料染色与元素分析获得评价,综合表明氨气等离子体处理羊绒的效果要优于氮气。蛋白功能剂整理羊绒纤维中,发现偏高的温度有利于氮丙啶基交联,交联剂6 g/L时接枝效果最佳,但丝胶蛋白的接枝率低于胶原蛋白接枝率。羊绒整理后的亲水性、染色性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变化不大,卷曲性发生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表面鳞片缝隙及刻蚀沟痕被蛋白功能剂掩盖。另外,用丝胶蛋白处理的羊绒抗菌能力强于用胶原蛋白处理羊绒,胶原蛋白处理的羊绒抗氧化能力大于丝胶蛋白处理的羊绒抗氧化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