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试验探讨补骨脂致肝损伤的毒理机制

作者:曹站霞; 陈毓龙; 李伟霞*; 王晓艳; 牛璐; 贾文汇; 王炎; 唐进法*
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 39(16): 2052-2062.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2.16.002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骨脂致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ETCM、CTD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补骨脂潜在毒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成分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肝损伤相关靶蛋白,然后与成分作用靶标匹配得到共有靶基因,构建补骨脂肝损伤蛋白互作网络、潜在毒性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并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体外细胞试验方法对补骨脂致肝损伤关键靶标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25个补骨脂潜在毒性成分,与肝损伤共同作用靶标136个,其中PIK3CA、HSP90AA1、SRC及AKT1等可能是补骨脂致肝损伤的关键靶点。补骨脂致肝损伤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凋亡、黏着斑、胆汁分泌等的调控引起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补骨脂中潜在毒性成分与关键靶标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体外细胞试验结果验证补骨脂主要成分可抑制MAPK1、PIK3CA、AKT1和JAK2的mRNA的表达,引起肝脏的损伤。结论 补骨脂致肝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阐明其肝损伤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