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电针预刺激天枢和足三里穴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和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枢-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仅行剖腹、第一肝门暴露30 min后缝合,不行其他任何手法操作;模型组使用无创动脉夹夹闭第一肝门30 min后,再灌注4 h以构建HIRI模型;天枢-足三里组取两侧"天枢"及"足三里",非经非穴组取两侧"天枢"及"足三里"外侧旁开5 mm的非经非穴区,此二组在相应区域给予电针刺激30 min后构建HIRI模型。干预结束后,无菌操作下取腹主动脉血、回肠标本以及远端回肠肠内容物,采用倍数稀释法稀释肠内容物,并采用平板涂布法将合适稀释度下的肠内容物分别涂布至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以Chiu’s法评价HE染色后光镜下肠粘膜损伤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观察并计数各组大鼠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菌落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肠粘膜损伤评分以及血清ALT、AST、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天枢-足三里组大鼠肠粘膜损伤评分以及血清ALT、AST、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大鼠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菌落数比较: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天枢-足三里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菌落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天枢-足三里组较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球菌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预刺激天枢及足三里穴可以改善HIRI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并减轻内毒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