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早卵泡期长方案新鲜周期单胚胎移植活产的影响因素, 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为临床决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辅助受孕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ICSI-ET)治疗、行早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并进行新鲜周期单胚胎移植的2 7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抽样法, 按3∶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2 100例)和验证组(695例), 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与移植后新生儿活产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孕前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注射日孕酮水平、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类型是影响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经过分层分析显示, 年龄≥36岁且hCG注射日孕酮水平≥5.20 nmol/L, 显著降低新生儿活产率, 存在两因素的交互作用(P=0.043)。hCG注射日孕酮水平≥5.20 nmol/L且优质胚胎率<59.60%, 显著降低新生儿活产率, 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0)。通过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建模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37(95%CI:0.615~0.658)和0.617(95%CI:0.579~0.654), 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活产率与实际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活产率在24.05%~68.75%,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着更好的净收益, 表明对于临床决策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结论年龄、孕前PCOS、hCG注射日孕酮水平、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类型是影响早卵泡期长方案新鲜周期单胚胎移植活产的主要因素。当患者年龄≥36岁和优质胚胎率<59.60%分别合并hCG注射日孕酮水平≥5.20 nmol/L时, 移植后活产率下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有助于预测早卵泡期长方案新鲜周期单胚胎移植的活产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