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C/N条件下菌酶制剂对牛粪堆肥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梁天; 张晓东; 张玉; 张佐忠; 斯日古楞; 苏布登格日勒; 娜仁花*
来源:中国奶牛, 2022, (07): 63-70.
DOI:10.19305/j.cnki.11-3009/s.2022.07.015

摘要

本研究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材料,设置C/N为25/1、30/1、35/1处理组,通过添加外源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细黄链霉菌)和酶制剂(纤维素酶+蛋白酶)进行牛粪堆肥进程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各试验组细菌多样性随不同的堆肥进程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堆肥初期,各组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添加菌酶制剂组的放线菌门丰度大于无添加组。高温期时,各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但各组之间的丰度变化不一致。堆肥结束时,除C2组(C/N=25/1、只添加菌剂)外,其他组优势菌群均又演替为放线菌门。各组细菌纲水平的演替在堆肥初始期、高温期及结束期呈现放线菌纲-芽孢菌纲-放线菌纲的变化规律。属水平结果显示,在堆肥初期,各组优势菌属均为棒杆菌属。在高温期除了C7组(C/N=35/1、无添加)、C8组(C/N=35/1、只添加菌剂)的第一优势菌群仍为棒杆菌属外,其他处理组优势菌群演替为芽孢杆菌属和高温双岐菌属。堆肥结束时优势细菌多样性增加,转变成嗜盐单胞菌属、特吕珀菌属、乔治菌属、芽孢杆菌属、高温双岐菌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