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结合血清学参数,探讨评价肝硬化性心肌病的检测方法。[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学参数包括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6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级组(A组,23例)、Child B级组(B组,20例)、Child C级组(C组,17例),应用2D-STI测量各组右心室游离壁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1)各组心脏血清学测值比较:C组NT-proBNP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NT-proBNP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各组右心室常规测量参数比较:C组中右心房内径、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m)、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RA、TAPS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病变及应变率参数比较:C组S、SRe、SRa与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SRs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联合血清CK-MB、NT-proBNP指标能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