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SHN)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并确诊为胸腰段SHN患者80例, 年龄45~75岁, 性别不限, 持续疼痛1~3个月, 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 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组(N组)和利多卡因输注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组(L组), 各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药物(甲钴胺片+普瑞巴林胶囊)治疗, 同时两组患者每日均在B超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1次, 根据皮损及疼痛部位确定阻滞的椎旁脊神经根, 在B超引导下将神经阻滞液(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0.9%氯化钠注射液, 共5 ml)注射至椎旁间隙, 其中L组在药物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基础上, 每日给予利多卡因(3 mg/kg)静脉输注治疗, 输注速率为25 ml/h, 连续5 d,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后1、3、5、30、60、90 d(T1~T6)的V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SRSS)、局部皮温、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3~T6时VAS评分、SRSS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与N组比较, L组治疗T3~T6的VAS评分、SRSS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量均较低(P均<0.05);与T0患侧相比, T3时两组患者患侧皮温均降低, (P均<0.05);T3时, L组患侧皮温较N组降低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 L组PHN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优化椎旁神经阻滞治疗SHN的疗效, 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并降低PHN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