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不仅有人民性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人民性特点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内容的生活化、语言的大众化和声腔的时俗化,使之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容易被劳动人民接受;摒弃文言,改用民间白话俚语,放弃正统的南北曲而采用民间流行小调,表现的又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聊斋俚曲的人民性达到了"借嬉笑为怒骂,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成了真正为百姓而写又为他们所欢迎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