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西南云贵地区文教鼎兴,汉文诗文创作兴盛。其中白族、纳西族、彝族三个民族产生了二百五十多位汉文作家,创作出大量的汉文诗文作品。这些作家有五十多位是土司制度下产生的土司作家,有近二百位是"改土归流"后产生的平民作家。显而易见,"土司制"政治环境下呈现出土司统治阶层垄断汉文诗文创作的局限。"改土归流"对云贵少数民族汉文诗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彰显出其促进中华文学发展的意义。

  • 单位
    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