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全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窒息新生儿为实验组(轻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0例),于窒息后3 h、6 h检测血清H-FABP浓度,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并选择36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实验组最终确定心肌损害27例,无心肌损害35例,比较两组间H-FABP和c Tn I水平,并比较H-FABP、c Tn I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重度窒息组于发病后3 h、6 h 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0,P<0.01;t=35.24,P<0.01),轻度窒息组各时间段H-FAB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2.15,P>0.05;t=1.37,P>0.05),重度窒息组于发病后3 h、6 h H-FABP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1,P<0.01;t=30.58,P<0.01)。心肌损害组在窒息后3 h H-FABP水平、窒息后6 h H-FABP和c Tn I水平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P<0.01;t=64.21,P<0.01;t=89.12,P<0.01)。窒息后3 h、6 h H-FABP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均高于c Tn I(χ2=5.74,P<0.01;χ2=3.92,P<0.01),特异度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FABP在窒息患儿发生心肌损害后升高时间早于c Tn I,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可作为早期诊断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理想标志物。
-
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