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探究紫龙金片主要成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并提取紫龙金片主要成分(黄芪、当归、龙葵、丹参、半枝莲和郁金)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以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NSCLC相关基因作为疾病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疾病和药物共同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CytoNCA插件筛选并明确紫龙金片主要成分治疗NSCLC的关键作用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R包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对核心靶点及其相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的药物有效活性成分175个,作用于860个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共800个。通过Cytoscape 3.9.0软件蛋白互作网络的拓扑分析确定SRC、RELA、ESR1、HSP90AA1、EP300、STAT3、PIK3R1、AR、CREBBP、EGFR、EZH2、HRAS、MAPK1、MAPK3、JUN、HDAC1和PTPN11等可能是复方紫龙金片作用于NSCLC的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的GO功能富集得到了1 505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1 330个、分子功能117个、细胞组分58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144条通路,大多涉及癌症相关的途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紫龙金片主要成分治疗NSCLC的基本药理作用,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