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单身独居的青年"空巢"现象非常普遍,我国城市"空巢青年"群体规模也迅速膨胀。该群体与其他"新兴青年群体"有相似之处,但分殊也明显,通过类型分析法研究,我们发现"被动消极型"和"内在导向型""空巢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症状凸显。由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不足、社会性隐性排斥与歧视、社会二元体制强惯性等,导致该群体心理失衡加剧,自我认同偏误,认知能力较低,相对剥夺感强,集体焦虑逆反,弱势心态泛化,"歇斯底里症"特征明显。需要政府、社会和组织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构建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需要高度关注"空巢青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消除社会显性隐性歧视,增加社会向上流动机会,提升现实交流交往水平,增强心理适应力、抗逆力,使其"空巢"而不"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