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孕2633+6周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临床特点、分娩方式及早产儿围生结局,为预防、合理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住院的352例孕2633+6周胎膜早破患者分为2组,其中170例孕2631+6周患者为A组,182例孕3233+6周患者为B组,比较2组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临床特点、分娩方式及早产儿结局。结果 90%以上孕2633+6周患者胎膜早破存在易发因素,生殖道感染、多胎、宫颈功能不全占据前3位;生殖道感染是孕2633+6周胎膜早破首位易发因素,其中A组为24.1%,B组14.3%,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2组分娩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水平、体温、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脐带脱垂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儿存活率、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5),立即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多胎、宫颈功能不全是孕2633+6周胎膜早破的高危易发因素,孕周越小,生殖道感染导致胎膜早破的概率越大,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越大。早期识别、处理绒毛膜羊膜炎对孕2633+6周胎膜早破的防治至关重要。早产儿结局与分娩方式关系不大,与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临床应综合考虑早产儿预后及母体远期并发症,终止妊娠方式个体化,建议尽量阴道分娩。
-
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