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滇丹参-山楂药对抗痛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对三七、滇丹参和山楂进行成分筛选,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收集整合痛风靶点,通过微生信在线软件筛选活性成分靶点与痛风靶点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11.0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采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分析;随后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结果:β-细辛醚、异佛尔酮、黄烷酮为抗痛风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干预ALB、TNF、GAPDH、IL6等靶点,参与AGE-RAGE、HIF-1、TNF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发挥抗痛风作用。结论:三七-滇丹参-山楂药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治疗痛风的作用,本研究为其深度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