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蜀献王朱椿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是明朝第一代藩王中唯一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而无事的。新近从日本找回珍贵的《献园睿制集》,记录了其与十位兄长的关系,并可以推导朱椿在"靖难之役"中的立场,以及他为什么是建文帝和永乐帝竞相拉拢的对象。方孝孺是朱元璋钦定的"后备干部",朱椿将其从汉中教授的任上礼聘到蜀府作"世子傅",这一方面起到提升蜀中文化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也暗含拉拢未来朝廷重臣的政治投机。从双方的诗文往来看,二人相处愉快。通过梳理朱椿所历三朝的过程,可以看到他既承认建文帝的正统地位,也承认朱棣的"家长"身份,在"靖难之役"过程中不持立场,并被朝廷时时监控;使其真心拥护的是最终掌权者。以此推论,建文帝逃蜀的传说不成立;而朱椿以极大的贤名,仅获谥号"献",也有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