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序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肺间质病变(PSS-ILD)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的PSS-ILD患者39例,分为环磷酰胺组(24例,脱落9例)和激素组(15例,脱落7例)。环磷酰胺组初始应用环磷酰胺8~12mg·kg~(-1)·d~(-1),连续2d作为1次冲击,每3周冲击1次,6次后改为3个月冲击1次,总疗程2年;激素组应用泼尼松口服(起始剂量1mg·kg~(-1)·d~(-1)),8周后减量,每周减少原用量的10%,减至0.5mg·kg~(-1)·d~(-1)后每2周减5~10mg/d长期维持。两组患者均常规辅以低分子肝素钠、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抗凝治疗。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组治疗前以及治疗3、6、12、24个月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 mRNA相对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以及治疗3、6、12、24个月时血清及BALF中TNF-α、TGF-β_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 (1)治疗前环磷酰胺组患者PBMC中TNF-αmRNA、TGF-β_1 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39±0.22和0.31±0.18。环磷酰胺干预后3个月时患者PBMC中TNF-αmRNA含量(0.23±0.19)开始明显下降(t=2.533,P<0.05),TGF-β_1 mRNA含量则在6个月降为(0.18±0.15),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2.617,P<0.05)。(2)治疗前环磷酰胺组患者血清中TNF-α、TGF-β_1、MMP-9含量分别为(11.2±2.6)、(72±19)和(38±9)μg/L。环磷酰胺干预3个月时患者血清TGF-β_1降至(36±12)μg/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t=2.526,P<0.05)。6个月时患者血清TNF-α下降为(7.1±1.3)μg/L(t=2.578,P<0.05),血清MMP-9水平则在治疗12个月时下降为(18±4)μg/L(t=2.329,P<0.05)。(3)治疗前环磷酰胺组患者BALF中TNF-α、TGF-β_1、MMP-9含量分别为(17.1±3.5)、(36±17)和(27±10)μg/L。环磷酰胺干预3个月时患者BALF中TGF-β_1下降为(21±14)μg/L(t=2.337,P<0.05),6个月时TNF-α下降为(9.4±1.7)μg/L(t=2.215,P<0.05),MMP-9开始下降为(13±5)μg/L(t=2.576,P<0.05)。结论环磷酰胺可能通过抑制TNF-α、TGF-β_1及MMP-9而达到治疗作用。
-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