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祠堂是旧时供奉和祭祀祖先、山川鬼神及先哲圣贤的场所。在原始宗教的生死观、厚葬的社会风俗及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宗族祠堂、神灵祠堂和显宦名哲祠堂风靡两汉社会。汉代祠堂类别多样、规模宏伟,分布于各时段的众多区域,起着维护宗族血缘关系、沟通人神、教化吏民的作用。这一祭祀场所在汉代的兴盛,标志着礼乐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但修建祠堂糜财累民,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汉代祠堂文化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祭祀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