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神经节丛消融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作者:郑黎晖; 孙巍; 胡锋; 刘尚雨; 沈利水; 涂斌; 李甲坤; 张震昊; 吴灵敏; 姚焰*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 25(04): 300-305.
DOI:10.3760/cma.j.cn.113859-20210730-00157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左心房神经节丛(GP)去神经化消融术后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倾斜试验阳性VVS患者45例, 年龄(41.3±14.2)岁, 女24例, 接受左心房GP消融治疗, 术前及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分析DC、昼间DC(DDC)和夜间DC(NDC), 并记录晕厥复发事件, 并将患者分为复发晕厥组和未复发晕厥组。分析术中各个GP诱发迷走反应同术前和术后DC、DDC和NDC的相关性, 并分析复发晕厥组和未复发晕厥组患者在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DC、DDC和NDC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GP消融中诱发进而消除迷走反应, 其中左上GP 38例, 左侧GP 12例, 左下GP 19例, 右下GP 12例, 右前GP 22例。7例患者未诱发迷走反应, 术后也有晕厥发作。相关性分析提示各个GP的迷走反应诱发性和基线DC、DDC和NDC无相关性;左上GP同术后随访节点的DC、DDC和NDC呈负相关(P<0.05), 右前GP与术后1 d的DC和DD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 与复发晕厥组相比, 未复发晕厥组患者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的DC、DDC和NDC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心房GP消融可以预防大部分VVS患者晕厥复发, 其中左上GP和右前GP的消融对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 单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