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聊斋志异·五通》篇所写的"五通",实际是一种被称作山魈、山缫、独脚鬼、"山鬼"、"野女"、"野婆"、"野人"等的一种人形动物,"五通"则是对这类动物被神化后的称呼。它们是介乎人与世界上已搞清楚的四种类人猿之间的一种动物,后人泛称其为"野人"。直至明清时期,这类动物在江浙某些地区还一直存在,而蒲松龄即根据民间传说而笔之《聊斋》。如果说屈原《九歌·山鬼》所描写的"山鬼"是生活化、艺术化的"野人",所展现的是"野人"的美好面;那么蒲松龄笔下的"五通"则是被妖化和神化后的"野人",所展现的是"野人"的邪恶面。但两者同样都通过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野人"活动的踪影。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