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素养与资产相对贫困

作者:丁建军; 万航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6(06): 59-65.
DOI:10.13715/j.cnki.jxupss.2022.06.016

摘要

相对贫困是我国后脱贫攻坚时期贫困治理的重点,在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资产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对于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使用Probit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资产相对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识别了金融素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缓解资产相对贫困,并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缓解效应大于覆盖广度;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资产相对贫困缓解效应更强,但互联网使用程度提升和风险偏好增强会削弱数字普惠金融减缓资产相对贫困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资产群体的财富存量改善都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对低资产群体的改善效应大于高资产群体;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缓解资产相对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