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杨兴霞; 朱娟英; 江琴; 蔡李芬; 唐婕; 蔡诚怡; 朱晓萍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01): 1-24.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发病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6年就诊于本院的1207例乳腺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分为三组:青年组(年龄≤35岁)、中年组(35<年龄≤50)、老年组(年龄>50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组1207例病人,青年组44例、中年组595例,老年组568例。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BMI在三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发现,青年组与中年组相比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生产次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初潮年龄、生产次数、怀孕次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 <0.001、P=0.001、P=0.019)。年龄分组与月经状态呈显著相关性(r=0.765,P <0.001)。年龄分组与彩超BI-RADS分类呈显著相关性(r=0.125,P <0.001)。青年组行穿刺活检的高于中年组(36.4%VS 20.2%,P=0.011),高于老年组(36.4%VS20.1%,P=0.001)。青年组保乳手术率高于中年组(22.7%VS 9.3%,P=0.05)、高于老年组(22.7%VS 5.7%,P <0.001)。PR表达中年组高于老年组(70.3%VS 60.4%,P <0.001)。中年组化疗者高于老年组(81.5%VS 69.9%,P <0.001)。放疗选择老年组低于青年组(26.2%VS 52.3%,P <0.001),低于中年组(26.2%VS 38.2%,P <0.001)。中年组选择内分泌治疗者多于老年组(73.3%VS 65.5%,P=0.004)。结论:中年组初潮年龄比老年组更早;生育次数、BMI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高龄组的肿块彩超检查BI-RADS分类也更高;不同年龄组治疗策略的选择不同。

  • 单位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