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43例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率及感染患者体征、病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感染血样进行培养,诊断其病原菌,调查患者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112例,感染率为10.73%,有发热3638℃29例占27.35%,发热>38℃43例占40.57%,畏寒56例占52.83%。住院次数和曾接受侵袭性操作与血流感染有相关性(P<0.05);培养病原菌共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62.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占37.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14例占13.21%;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87例占82.08%,白细胞数目(10.96±2.12)×109/L,普通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123例占13.21%,白细胞数目(7.89±2.3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疗效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有效59.43%,无效40.56%,死亡率11.32%。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发病率高,预后效果差,且发病特征不明显;减少住院次数和侵袭性操作,保证手术无菌环境有利于预防血流感染;以中性粒、白细胞进行初期检验比血样培养结果耗时短,能尽早进行初期预后,配合血样培养的准确结果,有助于提早诊断时间。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