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确定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出苗率的最佳生物炭施用量,可为田间管理提供依据。以新疆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0、10、50及100 t·hm-2条件下,开展了膜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容重、温度、有机碳等理化性质和作物出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作物出苗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容重,棉花和甜菜的土壤容重分别降低0~0.32和0.04~0.25 g·cm-3。与不施用处理比较,100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显著增加了棉花和甜菜不同生育期的5 cm地温,但10和50 t·hm-2的施用量只显著增加了棉花蕾期和铃期的5 cm地温。施用生物炭增加了棉花和甜菜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区分年份和生育期增幅相应为0.98~13.2和0.66~12.1 g·kg-1;苗期和收获期(不区分年份和作物)增幅分别为1.20~7.43和0.66~13.2 g·kg-1,苗期各施用量下有机碳均显著增加,部分施用量下收获期的有机碳显著增加。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棉花和甜菜的出苗率先增加后减小。出苗率大致随容重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温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适宜作物出苗的温度为22~26℃;出苗率随土壤有机碳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但高生物炭施用量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增加过高抑制了作物出苗。当生物炭施用量为10 t·hm-2时,棉花和甜菜的出苗率大于0.7,高于其他3种生物炭处理,因此推荐10 t·hm-2作为最优生物炭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