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皮肤纤维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凯男; 付帅; 葛辉玉; 蒋洁; 陈文*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0, 36(03): 232-235.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在皮肤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共55个经病理证实为皮肤纤维瘤病灶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形状、深度、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变化、边缘、病灶血供等。结果病灶以四肢(60.0%,33/55)多见,其次为躯干(29.1%,16/55)、颈部(10.9%,6/55)。超声表现为多数病灶呈椭圆形(60.0%,33/55),位于真皮层内(72.7%,40/55),长径为(9.61±5.22)mm,内部呈均匀低回声(80.0%,44/55),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54.5%,30/55),侧缘与真皮分界不清(98.2%,54/55),累及皮下软组织时下缘与皮下脂肪分界不清(100%,15/15),并多呈锯齿样表现(80.0%,12/15)。病灶大部分表现为乏血供(70.9%,39/55),累及皮下软组织的病灶内出现血流信号的比例(40.0%,6/15)高于局限于真皮层内的病灶(25.0%,10/40)。结论皮肤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临床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