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为化疗性静脉炎治疗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喜辽妥治疗组、低频超声治疗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通过尾静脉注射长春瑞滨,建立化疗性静脉炎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不予治疗处理,喜辽妥治疗组连续3 d涂抹喜辽妥,低频超声治疗组连续3 d进行低频超声辐照,每次30 min。观察大鼠尾静脉注射部位局部外观和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静脉炎症明显,模型组的TNF-α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IL-6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喜辽妥治疗组和低频超声治疗组的静脉炎症缓解,两组的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IL-6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辽妥治疗组和低频超声治疗组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通过下调TNF-α水平、提高IL-6水平缓解了化疗性静脉炎的损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