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被普遍应用于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该手术需要根据解剖结构及心肺发育的情况建立新的心内外血液循环通路,此时合适的血管替代物不可或缺。目的: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与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2例,年龄3个月至15岁,均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进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根据住院及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组,存活组57例,死亡组5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存活者,随访观察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组织相容性。结果与结论:(1)62例患者术毕Sa O2即刻升高至80%以上,紫绀显著改善,术中发生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律失常8例(12.9%),其中死亡组5例均为围术期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年随访;两组术后早期的床旁透析、血红蛋白尿、灌注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低体质量、术中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3)随访期间,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改善了患者左心室和肺动脉发育,无人工管道断裂或撕脱、溶血、排斥反应、非结构性功能障碍及结构性损伤等生物学和解剖学不良反应发生;(4)结果提示,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可明显缓解症状,促进左心室与肺动脉发育,术中应用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短期组织相容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