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YFBP)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0、20、30、40 mg/mL)YFBP进行干预,分别作用24、48、72 h,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Annexin V-FITC/PI法检测YFB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人卵巢癌SK-OV-3细胞荷瘤裸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除空白对照组外,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DDP组,3 mg/kg)、YFBP组(13.26 g/kg),各组给药24 d;观察各组荷瘤裸鼠瘤体生长、体质量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裸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称量计算脏器指数(肝、脾、肾),进行药物毒性评估。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YFBP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及相关通路。结果:经过24、48、72 h后,YFBP(20、30、40 mg/mL)对SK-OV-3细胞的增殖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20 mg/mL处理组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DDP组与YFBP组均能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YFBP组裸鼠血清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YFBP干预后呈现回升趋势。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YFBP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NF信号介导的JNK通路有关。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有效抑制体外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调控JNK信号通路的活化,改善肿瘤炎性微环境可能是该方发挥对卵巢癌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