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软紫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根部性状分析

作者:杨晓绒; 徐丽萍;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韩大勇*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2(04): 684-691.
DOI:10.13836/j.jjau.2020079

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软紫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密度随海拔的变化关系,测定和分析其分株根颈的直径之和(以下简称根粗)与总根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5个10 m×10 m的软紫草样地,定位每个株丛的坐标,用点格局方法中的Ripley K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用回归函数分析根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1)软紫草在伊犁地区主要分布于昭苏和特克斯两县的2 500 m以上高寒山区;(2)软紫草在分布范围内的较低海拔呈集群分布,在中海拔呈随机分布,而在高海拔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的特征;(3)样地内种群密度与海拔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R2=0.952 0,P<0.01),在海拔3 000~3 100 m处种群密度最大,低海拔阳坡未见分布,阴坡、乔木和灌木下未见分布;(4)软紫草株丛的根质量与根粗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53 9,P<0.01)。【结论】空旷阳坡是软紫草存在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种群的随机或集群分布格局可以指导野生抚育或仿野生栽培地点的选择;其株丛的根质量与根粗之间成显著性线性相关,意味着可以通过测量生活株丛总根粗估算其根的储量。

  • 单位
    伊犁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