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迭代算法ASiR-V的CTU能谱与非能谱成像的对比研究:体模及临床研究

作者:孙杰; 田兆荣; 沈云; 倪亚博; 杨建平; 石晓萌; 董磊; 王志军*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3, 29(02): 213-220.
DOI:10.19627/j.cnki.cn31-1700/th.2023.02.014

摘要

目的:通过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CT尿路成像(CTU)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探究能谱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用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 R-V)控制剂量的有效性。方法:(1) QSP Phantom体模预试验:采用80/140 kV (0.5 ms)切换能谱扫描、GSI辅助,NI=5,自动匹配相应的GSI模式,重建70 ke V,记作A-1组;非能谱扫描采用120 k V、自动毫安技术(NI=5),记作A-2组;固定毫安=365 m A,能谱扫描者记作B-1组,非能谱扫描(120 k V)者记作B-2组,均采用FBP重建。(2)临床研究:前瞻性收集CTU平扫+增强检查者45例。对照组:平扫采用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NI=11),采用前置40%ASiR-V重建。实验组:增强三期均采用GSI模式,重建70 keV,打开GSI辅助(NI=11),自动选择最佳能谱参数扫描,动、静脉期及延迟期重建前置ASi R-V权重分别为30%、40%、50%(后置ASi R-V权重与之匹配)。对体模QSP Phantom及临床研究的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各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主观评价,并记录每次扫描的检查辐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体模研究:自动毫安(NI=5),10、2.5 mg/mL及水试管在A-1组图像的SD值与A-2组无显著差异(P>0.05),20、5 mg/mL试管在A-1组图像的SD值稍高于A-2组(P<0.05),A-1组的CTDIvol较A-2组升高2.3%;固定毫安=365 mA,各目标试管在能谱B-1组图像中的SD值稍高于非能谱B-2组(P>0.05),B-1组的CTDIvol较B-2组降低36.3%。(2)临床研究:1)NI=11、ASi R-V权重相同(40%),能谱与非能谱图像的SD值无显著差异(P>0.05),图像主观评分均>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扫描的CTDIvol较非能谱升高6.06%(P>0.05);2)NI=11,30%、50%ASiR-V的能谱扫描与非能谱相比,各组间SD无显著差异(P>0.05),3组图像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4分),相比40%非能谱扫描,30%能谱CTDIvol升高29.4%,50%能谱CTDIvol降低17.3%(P<0.05);3)不同权重ASiR-V能谱图像的SD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随ASiR-V迭代强度增加而降低,相比于30%能谱扫描,40%、50%能谱CTDIvol依次降低22.0%、51.7%。结论:在自动毫安条件下,从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能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与非能谱成像相当;将能谱成像联合前置ASi R-V,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获得比非能谱更低辐射剂量的能谱图像,使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效益最大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