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小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2016年6月-2020年6月于厦门市中医院行肠镜检查、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或钳除且组织学上息肉直径<10 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病理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重度异型增生的结直肠小息肉患者(81例,86枚息肉),对照组为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入组同日病理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非肿瘤性小息肉的患者(134例,198枚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内镜分型、息肉表面形态、色泽、表面凹陷、周边黏膜鸡皮样改变、病理构成等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息肉大小、有蒂息肉占比、含绒毛成分≥25%息肉占比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息肉表面形态改变(颗粒状、桑葚样、分叶状)、色泽改变(充血、发白、白色物附着)、表面凹陷、周边黏膜鸡皮样改变的息肉占比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直肠小息肉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息肉直径增大、绒毛成分增多,小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可能性增大,并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息肉表面常有形态、色泽、凹陷、周边黏膜鸡皮样改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