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高度理性的市场思维支配社会的尝试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同频共振;反抗这种自由主义市场社会建构的思潮则涌现出“发现社会”与“社会再发现”两波态势。然而两波思潮均将抽象的人作为理解社会的核心,认为通过引导人们对理想社会进行认同就能带来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内在基础的静止性、对个体认识的依赖性和整体主张的理想性,均以失败告终。在新自由主义再度陷入危机的当下,有必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超越“社会发现”思潮,对市场社会进行“否定之否定”的思考。在“如何理解社会”的问题上,应当将社会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关系,通过把握人与人复杂的联系和世界的结构性关系来批判性地考察市场社会的不合理性。在“如何对待社会”的问题上,应当思考生产关系理顺基础上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复归,为更具建构意义的“改造社会”提供现实路径。
- 单位